講座題目👗:海洋水下成像與壓縮傳輸
講座嘉賓:沈禮權 (研究員),上海大學
講座時間:2023年10月24號 周二,下午13:30
講座地點:信息工程意昂3235報告廳
內容摘要🧛🏿♀️💇♀️:海洋水下信息獲取是海洋監控🍼、海洋探測和海洋水下娛樂的關鍵👩🏿🌾。水下成像是海洋水下信息獲取的重要手段。由於光在水中傳輸時所產生的散射和吸收特性🧑🚒,拍攝的海洋水下圖像往往具有低對比度🪱、低清晰度和顏色失真等問題。水聲無線傳輸帶寬僅為15-30kbit/s左右,難以由現有理論方法直接實現高速率數據傳輸。同時,水下圖像不僅僅在於面向視覺顯示,而且更在於面向機器測量𓀅。面向機器視覺任務的海洋水下圖像質量增強與壓縮編碼等核心技術在未來海洋戰略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講座嘉賓簡介:沈禮權🏭🧔🏻,上海大學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新型顯示與應用集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先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優秀青年科學基金🧝🏿♂️、上海市優秀學術帶頭人、上海市曙光學者、上海市青年啟明星以及上海市浦江學者等⛵️,入選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2021👩🏻🎓,2022);主持獲得2018年中國電子學會自然科學二等獎、2016年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並以主要完成人獲得2021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23年上海市自然科學一等獎🤦🏿♀️、2020年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和2012年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擔任國際期刊Neurocomputing的AE🔘。主要研究領域是自由視點視頻編碼理論和應用,承擔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其中重點項目1項)和7項省部級項目(包括上海市科委重點支撐項目、上海市人工智能專項以及創新重點等)。研究成果應用在“世博會中國館3D自由視點應用系統” 和“海洋立體觀測裝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