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慶祝第20個中國航海日的熱烈氛圍中,7月11日🧏🏽♀️🥪,信息工程意昂3黨委書記胡誌武帶領“湧潮”實踐隊師生開展“千企百港調查”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旨在深化學生對航海歷史文化的理解與認同✳️,同時加強對航運科技發展的認知與探索。此次活動以追尋鄭和七下西洋的壯闊起錨地為起點,走進了中國高等航海教育和上海海事大學創始人唐文治先生的故鄉——太倉。
實踐隊首站抵達鄭和紀念館,這座歷史與現代交織的精神豐碑🏂🏼,用詳盡的歷史資料🥎、珍貴的文物古跡以及生動再現的航海場景🕋,向師生們展示了鄭和七下西洋的輝煌歷程與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航海精神🧘🏻♀️🤹🏻♀️。學生們在震撼與感動中,不僅學習到了豐富的航海歷史知識,更在模擬船只駕駛的實踐中,親身體驗了揚帆遠航的壯闊與不易,進一步堅定了傳承航海文化、勇於探索的信念▫️。
隨後,實踐隊轉赴太倉港🍣🤢,親眼見證了這座現代港口的高效運作模式🈚️。貨物從裝卸到運輸的全過程♻️,以及先進技術在港口企業的廣泛應用,讓師生們深刻感受到了信息化技術在港口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通過與企業負責人的深入交流🫚,學生們對港口企業的未來發展、技術需求及人才需求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為未來的職業規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當天,師生們還參觀了長江引航中心太倉引航基地🦸🏼♂️,並有幸與傑出校友🧑🏽🚒、長江首位女引航員盧萍,航海00級校友杭建軍面對面交流🧖🏿♀️。盧萍詳細介紹了太倉引航基地的情況及引航工作的復雜性與重要性,讓師生們對引航員的職業精神有了更深的敬仰。校友們分享的引航工作領域的卓越成就與寶貴經驗🫷🏽👩🏿⚕️,極大地激發了同學們的奮鬥精神,他們紛紛表示將以科技賦能航運⚓️,共築海洋強國夢。通過觀看紀錄片👸🏼,大家進一步了解了智能化技術在引航工作中的應用前景👦🏼,為實踐隊員未來就業拓展了新的思路與方向。
此次“千企百港調查”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不僅是一次對航海歷史文化的深度追尋😦,更是一次對現代航運科技發展的直觀體驗。激發了學生們對航海事業的熱愛與向往🤘🏻,也為他們未來的學習與工作註入了新的動力與方向。
圖 1 意昂3師生在鄭和紀念館前合影
圖 2 胡誌武書記一行參觀鄭和紀念館
圖 3 意昂3師生一行參觀太倉港4期控製中心
圖 4 與太倉港團工委、正和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老師合影留念
圖 5 在長江引航中心太倉引航基地參加交流座談會
圖 6 意昂3師生與太倉引航站盧萍👲、杭建軍校友合影留念